【胡胡聊摄影第一期——退一步海阔天空】
(资料图)
说点实战经验,不定期更新,写到哪算哪,看图说话。
▲胡胡摄 / iPhone7 / 法国普罗旺斯
▲胡胡摄 / iPhone7 / 德国仙藤
看到美景和看到美人是一样的,大多数人喜欢往前凑,恨不得来个贴面礼,把眼前的美丽整个吞下去。但偏偏有时候远观更佳哦。
▲胡胡摄 / iPhone7 / 法国
这里说的远,不是越远越好,而是找一个前景,找一个屏障,它的作用就像是以前大户人家的屏风,也有点类似女侠客的面纱。
▲胡胡摄 / iPhone7 / 意大利西西里岛
“屏风”可以有很多不同方式出现,比如挂下来的树叶,比如两棵大树,比如汽车的前窗玻璃。通常90%以上的人都会把手机伸到最前面拍路上风景,但偶尔退后一点或许有新的感觉,这时候前窗就像一个电影银幕。或许整个人车景就有一种电影的代入感。
▲胡胡摄 / iPhone7 / 冰岛
前窗,侧窗,两块后视镜,从不同角度诠释这一整个画面。
▲胡胡摄 / iPhone7 / 德国海德堡
现在很多艺术博物馆会有360观影,但不少是伪全景。细看屏幕还是有接缝。登高望远,看到这种观景台不由想到被分割的银幕,而每一块又可以独立存在,像一幅幅油画,却又彼此连接。
▲胡胡摄 / iPhone7 / 杜塞尔多夫国际机场
同理,大飞机好看不好看,好看,拍一个吧,看过无数接机送机自飞的同学,发朋友圈都是一个大飞机,或者拍一个天空加机翼。可以不完美,或者说不完全,退一步,为照片找一扇窗。
▲胡胡摄 / iPhone7 / 德国
不只是小窗户和小分割,有轨电车上面的超屏大窗也完全没有问题。里面的人看外面,外面的人看里面,不知道哪一面才是正面,更不知道哪边才是正在上映的“生活电影”。
▲胡胡摄 / iPhone6/ 德国
大窗像银幕,小窗如墙上的油画,各有千秋,都能装点。
▲胡胡摄 / iPhone6 / 德国
同样,保龄球馆的圆形窗户
▲胡胡摄 / iPhone7 / 冰岛
冰河湖旁边一块千年冰,上面正好有个圆洞。
▲胡胡摄 / iPhone7 / 冰岛
信在一个木桶房里,上面有六角形的窗。
▲胡胡摄 / iPhone7 / 意大利西西里岛
这张看似和上面的手法没什么差别,但实际上有一个质的区别,那就是这扇窗是可以打开的,不要小看打开这个动作,它潜在的把外面的美景主动的“迎”了进来。和之前登高台上完全无窗的情况不同,也不同于机场完全封闭的窗。打开窗,让风景走进来,或许窗户关起来也能完全拍到外面的景色,但是就少一分流淌的动感和有心。
▲胡胡摄 / iPhone7 / 路上
一般在车上拍照,会考虑前窗或侧窗取景,而现在我们把前窗和侧窗一分为二,两边不同的边缘棱角,并在转弯的路口,远方的夕阳和车中“不知何往”的我。有些怪异,一种尝试。
▲胡胡摄 / iPhone7 / 法国
狭长小巷一线天,没错,我们确实没看到“最美”的海景,我们需要走到尽头才能一览无余。但是好的照片未必是事无巨细交待清楚,就像恋爱也不只是赤裸相对,而需要一点点意境,只一点点看得到。
▲胡胡摄 / iPhone7 / 德国仙藤
▲胡胡摄 / iPhone7 / 科隆大教堂
同样也是一线天的表达方式,看惯了大教堂明明白白的“雄伟”,可以尝试附近找一些前景,体验一下目光穿堂而过的快感。
▲胡胡摄 / iPhone7 / 德国
如果眼前一马平川,就请看看身后。找个什么躲在后面或者下面。比如我在大众泳池找到这个凉棚,它的线条把空间切割开来,并用线条的走向凝聚你的视线。画面就不再赤裸而单调。
▲胡胡摄 / iPhone4S / 巴黎
巧妙找到一个前景比什么都重要,前景可以是任何一个“有趣”的东西,能让光秃秃的景点变得丰富多彩起来。
▲胡胡摄 / iPhone7 / 布拉格
人像摄影同样如此,大多数都是“人前景后”到此一游。如果能利用建筑物自身的线条美感来勾勒出一个画框,远近景相互呼应相得益彰。这张手机花絮哈,人物姿势没有摆好,构图也不完美。但足以说明退一步拍摄的重要性。
关键词: